油气储运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快速登录

一步迅速开始

pdms培训&项目数字化360网
查看: 5259|回复: 0

[基金专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要点倾情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09: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上项目中的自由申请项目:要求工作基础多,注重前期研究基础
面上项目中的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必须为35岁以下(即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请人前期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一旦获资助后,经费强度高于自由申请项目。

基金项目评审要点:
一、 立论依据部分
  l. 以往落选项目中有50~60%是因为项目体现不出创新性。
  2. 以往落选项目中有30.2%是因为项目立论依据不够充分。
  3. 以往落选项目中有2.1%是因为项目无明显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
l    评审时创新性指标分为ABCD四档,有3个专家评为A,基本能获资助,创新性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部分
  以往落选项目中有5.1%是因为项目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了解不够充分;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不全;对近期有关国际研究进展及国内研究现状不是十分清楚。
l    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论述:如2006年申请,起码引用2005年的文献1~2篇;如果要突出自己的创新性,故意不引用已有相关新文献,评审专家上网查新时查到相关最新文献,就认为申请者不了解国内外进展而淘汰。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部分
1.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占落选项目的13.1%, 包括内容、目标不一致,缺乏关联性,过于分散。
2.内容偏多,重点不突出占落选项目的12.1%。
3.缺乏特色或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深度。
l    如果前一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为A(优),同等条件优先资助,即使一审不通过,基金委会考虑提请二审评审;相反,如果前一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为D(差),二年之内不能资助。(2003年起项目完成情况评价结果上网)。面上项目的经费强度20万左右,3年时间,如果项目研究内容过大的话,会影响完成质量,专家会评价很难完成目标,所以研究内容和目标宜明确、重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和前一项目的关系要讲清楚关联性,以及区别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部分
1. 方法、路线不恰当占落选项目的27.6%。
  2. 方法不先进占落选项目的1.1%。
l    有些申请者怕泄密,技术路线写的非常简单而没有通过评审。其实,技术路线可以以路线图图示为宜,但是关键点要体现出来。
l    有些创新性很强的项目,但是技术路线可能存在问题或难以实现、不具体或过于简单特别是关键总是新思路、方法有新意,但写得过于简单。这类项目基金委可能会给予一年期的小额资助,集中解决技术路线中的关键问题。关键总是解决后,项目就会取得进展性的突破,可以再申请给予面上项目资助。
五、研究基础和条件部分
  1. 相关基础和积累不够占落选项目的18.6%,包括缺乏基础和必要条件;缺乏必要的前期工作。
2. 不具备关键性的研究条件占落选项目的0.1%。
l    申请者要有研究工作基础;没有工作基础和积累的申请者,申请书中前期预研的结果要表明出来。
六、其它
1. 申请手续及程序问题占落选项目的4.3%。
2. 不具备申请办法规定的申请资格。
3. 申请书未按规定填写或申请手续不完备。
4. 申请人或参加者超项申请。
5. 不属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不属于所申请学科的资助范围。
6. 与“973”、“863”、攻关项目的研究内容相似(指与本人参加的973等项目研究内容)
l    申请者承诺签字,除了项目组成员签字外,在申请者承诺栏必须亲笔签名,否则形式审查就不能通过。
注意事项:
1. 申请者不要轻易申请项目的研究方向,什么热点就靠热点,放弃原有的研究方向。
2. 在研项目的完成情况与申请项目挂钩,(阴性结果要如实汇报研究过程和结果,否则就被评为差)
3. 项目结束3年内继续报送研究成果(相关论文要标注基金项目资助号),基金委会根据以后的项目绩效调整以前的评价等级。
4. 与已经资助过的项目有何区别,基础研究方面有何深入之处? 应阐述清楚。
5. 申请书内容要实事求是
6. 用最简单、合理的方法解决关键问题和用先进技术方法之间的辨正关系
7. 项目组成员:要有1~2名固定成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其他的为研究生:人员组成要使技术力量有保证,人员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访问手机版

QQ|关于我们|网站地图|油气储运网 ( 鲁ICP备11007657号-3 )

GMT+8, 2024-11-19 14:23 , Processed in 0.02003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