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然气这一优质洁净的能源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在煤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我国LNG进口将超过1200万吨,2020年还会成倍增长。大力发展LNG,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十年来,我国LNG的开发已起步,在LNG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上都有所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内,在某些环节上的进展还比较大。已建天然气液化工厂有上海的LNG调峰站、河南中原天然气液化工厂和新疆天然气液化工厂等。中国为了引进国外LNG,分别在广东深圳和福建建造了两处LNG接收终端。在LNG运输方面,储罐制造商生产的LNG槽车已投入运行,正计划开发制造运输LNG的集装箱。并开始着手建造LNG船的计划。在LNG应用方面,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和广东等省的一些城镇建立了气化站,向居民或企业提供燃气。为了适应LNG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相应的LNG标准制定工作也已开展。在高等院校,进行了对天然气应用的基础研究。 2009年,中国进口了约350万吨LNG,相当于全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的近6%。进口LNG对国内天然气供应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起到调节天然气供应峰谷的作用。2010年还将在广东珠海、山东等地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并进一步开发中部和西部的主要天然气田以及海上天然气储量来加快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 在我国,LNG是个新兴产业,在LNG的生产和应用各环节上,仍有许多工作尚待进行。 (1)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可用于开发利用边远小气田、油井残气及沼气等多种气源。在城市,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可作城市用气调峰。在天然气加气站可使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生产LNG,为LNG车辆提供燃料。因此开展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研制工作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LNG冷量利用技术:当LNG实际使用时,需要气化为气体。在LNG气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大量的冷量,促进LNG的冷量利用对节省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LNG冷量可在发电系统、空分系统、制取干冰及低温粉碎等方面回收,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3)LNG工业链中设备的国产化:在LNG工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很多设备,如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和LNG储罐等。加速这些设备的国产化对于降低我国LNG的成本,促进我国LNG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LNG船技术:LNG船是民用运输船中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的高附加值船。如今我国在深圳和福建建造了两座LNG接收终端,每年有几百万吨的LNG运到中国,这正是我国介入LNG运输市场的最佳时机。国内几个大型船厂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前期工作,也为相关的设备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提供了机遇。 目前,我国在发展LNG的过程中还须更多地结合LNG行业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LNG的专业化。从1910年美国开始工业化规模的甲烷液化研究至今,LNG的研究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所以LNG在世界上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我国推进发展LNG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也应结合国情,有所发展和创新。 (2)LNG的社会化。LNG是个庞大的产业,是项系统工程,发展LNG,必须相关行业协同、配合,全球采购,精心集成。 (3)LNG的国际化。LNG源于天然气的远洋贸易运输,所以在LNG工业链中的各环节,特别是LNG工厂、LNG接收终端、LNG运输方面都有一套国际运作规范,我国在进行LNG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个特点。但不失时机地制订我国的LNG标准、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已成为世界油气工业的新热点。作为天然气的一种形式,LNG解决了气态天然气不利于远途运输的问题,从而帮助进口国摆脱了对邻近能源大国的过度依赖。随着越来越多的天然气被液化后很方便地运到世界各地,运输风险也大大降低。 为保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国际上大的石油公司也纷纷将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向LNG业务。目前全球用于开发LNG的资金已接近1000亿美元,从而使LNG的投资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领域之一。LNG有助于稳定全球天然气价格,降低需求国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这种燃料将成为很多天然气消费大国能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LNG产销增长势头十分迅猛,过去5年中,世界LNG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已经增长了接近1/2,而从过去的十年来看则更是翻了一番多。2010年,国际市场上LNG的进口将占到天然气总进口量的30%以上。2005年至2010年间,全球天然气供给增加量的40%来自于LNG。 |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油气储运网 ( 鲁ICP备11007657号-3 )
GMT+8, 2024-11-22 12:33 , Processed in 0.0159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