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介质的危险性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遇点火源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根据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天然气属于甲B类,根据闪点不同,原油和成品油可以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属于可燃及易燃性物质,并且原油和成品油具有易挥发的特点,油品蒸气、天然气常常在油气储运设施区域弥漫、扩散或在低洼处聚集,在空气中只要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使其燃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油品蒸气和天然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当体积分数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一旦被引燃,即可能发生爆炸,且油品与天然气的爆炸范围较宽,爆炸下限体积分数值较低,因此,爆炸危险性也较大。另外,油品挥发蒸气具有毒害性;油品本身具有热膨胀性、静电荷聚集性;部分含水原油具有沸溢性、挥发性、易扩散、流淌性等有害特性;天然气虽属于低毒性物质,但在高体积分数下容易引起人员窒息。
油气储运设施易构成重大危险源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油气储存和运输规模都在不断增大。油气长输管道具有管径大、压力高、线路长的特点;油库储罐容量不断增大,大型浮顶储罐单罐容积已达15×10^4m3, 油库区域布置储罐数量较为密集,商业储备库或国家储备库容量已达数百万方;目前,LNG接收站储罐单罐容积一般为16×10^4m3, 储存量也很大。因此,根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文件安监管协调字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油气储运设施易构成重大危险源。油气储运设施由于自身特点,安全影响因素众多。长输管道沿线经过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出现自然灾害破坏或第三方破坏的概率较高;油库生产运行中受人、物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
事故教训
油气储运设施事故后果严重,风险程度较高,尤其是布置密集的油气储运设施若发生事故,处置不当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造成连锁反应,加重事故后果。油气储运设施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一旦发生事故,将影响上游油田和下游炼化企业的正常生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油气储运设施(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发生事故,将导致供应中断,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8年初的“冻雨”,曾造成西南电网大面积停电,西南成品油管道几乎因此停运。如果被迫停运,云南省1×10^4t/d的成品油供应将中断,后果非常严重。对于输油管道而言,泄漏油品还会污染河流、地表和地下含水土层,从而污染饮用水,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很大。
在21世纪的前几年,随着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应领域发生的事故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及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油气管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数量明显下降,但很多事故教训值得举一反三。
大连“7.16”爆炸事故
2010年发生的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大火持续燃烧15h,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此次事故原因: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7月15日15:30,“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00 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 m)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00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00左右, 在注入了88m3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注入脱硫剂的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08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 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同时,103#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事故教训: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管道加剂输送作业规程,并对添加剂的加注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要进一步细化管理,避免信息不畅、协调不力等因素造成安全隐患;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消防、电力等配套设施管理,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大型储罐火灾事故
近几年,发生多起大型原油储罐火灾事故,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也为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如2006年8月7日12:20,仪征输油站一座15×10^4m3 原油储罐密封处遭雷击起火,12:40,明火被扑灭。此后,上海白沙湾、浙江镇海的大型油罐发生了数起雷击起火事故,所幸采取措施得当及时扑灭明火,未酿成更大事故。中国石化针对这些事故组织专家开展了专题研讨,查找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形成了大型储罐安全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规定。通过该规定的落实,改进了大型储罐的密封结构,提高了储罐防雷防静电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配置水平,降低了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页:
[1]